新冠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不分國界、種族、膚色、貧富、貴賤。如今,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不斷沖擊著全球經濟發展,國際間的經貿往來與合作也遭受到了空前的影響。全世界人民都在共同思考,如何應對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如何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速度,完善公共衛生安全治理的體系。
在抗擊新冠疫情中,我國推出的健康碼,通過實施“綠、紅、黃”三色健康碼動態管理,科學、精準地區別每個人的健康情況和出行情況,通過各地區健康碼的互通互認,有效打破了各地區隔離的屏障,推動了全國的聯防聯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創新,為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建立互聯互通的數字化機制,提供了范例。
新冠肺炎疫情是以一種特殊的形式告誡世人,人類是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危機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才是人間正道。同時,由于信息互通及協同協作不足、互信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等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全球控制疫情的步伐。中國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提出了“建立基于核酸檢測結果,以國際通行二維碼為形式的健康碼國際互認機制,希望更多國家參與”的倡議。
推行“健康碼國際互認”,可為支持國際間疫情的聯防聯控,為各國人民出行跨境流動提供方便;為盡快恢復世界經濟秩序提供保障措施;可為建立應急防控長效機制,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治理與應急防控能力。
如何在全球范圍內推行統一的健康碼標準,使健康碼能夠實現全球互通互認,為國際間出行恢復常態,為防止疫情跨國傳播提供有利保障。盡快形成國際社會對健康碼的互認機制,實現共性技術的互通共享是關鍵。
互聯互通離不開的掃一掃專利發明技術
發碼行董事局主席徐蔚利用二維碼信息量大這一特點,發明了“采用條形碼圖像進行通信的方法、裝置和移動終端”,從服務器編碼(動態碼)→終端掃碼-解碼-執行、可完成閉環交易系統的“掃碼”實用技術(俗稱“掃一掃”)。并于2015年8月26日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專利號為:ZL 201210113851.8的發明專利權。該專利保護的“掃碼”技術,包括一維碼、二維碼、多維碼在內的所有條形碼圖像。
“掃一掃”采用條形碼圖像在移動終端與后臺服務器之間進行通信的方法,實現的是對所有碼制的條形碼圖像都能進行正確解碼,并可保證用戶信息的安全性,也可以實現在沒有后臺服務器的情況下,在移動終端一側即可完成服務的提供。其基礎性體現在前端是手機,后端是服務器,其鏈接方式就是使用掃一掃專利技術。這不是簡單的二維碼靜態標識,也不是NFC等硬件與硬件相鏈接,更不是刷臉去與商品,廣告形成的鏈接。它與日本只是靜態編碼標識,而沒有后臺服務器服務支撐的QR二維碼專利,有著本質的區別。“掃一掃”是動態鏈接,可以與后臺服務器的服務形成生態體系。因此,掃一掃不僅是2011年智能手機進入4G時代誕生的殺手級應用,更是進入5G時代“以人為本,萬物互聯”的基礎專利。
“掃一掃”掃碼的對象包括“一維碼、二維碼、多維碼”,以及隱形二維碼,光學點陣圖等。因此無論是哪一種二維碼,或者是“三維碼”,以及其他“碼”的編碼形式,只要使用“掃一掃”,接入后臺服務器,任何電子終端通過“掃一掃”這種接入方式,就可以使得人類在物理世界與萬事萬物瞬間建立“數字化鏈接”,通過后臺服務器,以獲取服務或者提供服務;從人本位出發,可以去“觀測”周邊的萬事萬物。每一次“掃一掃”的行為,都是在按照5W(時間地點人物,前因后果)“數字人”的行為方式,生成含有自己數字人DNA的碼。通過碼與碼形成鏈條(是謂“碼鏈”),從而建立“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萬事萬物”的互通互聯,進而建立新的關系。
從技術上而言,這一技術實現了物聯世界與互聯網融為一體的World2Web(世界2網)模式中的020(0ffine20nline,即從真實世界到虛擬世界)。而這項技術背后的市場潛力,將是互聯網規模的30倍。
到今天,“掃一掃”這項掃碼實用專利技術已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和必配,手機只要搭載和安裝了帶有“掃一掃”功能的APP軟件,如“微信”“支付寶”“攜程”“淘寶”“美團”等大量軟件,用戶只要掃一掃碼,既可攝取到碼里包含的各種編碼信息,同時又與對應的后臺服務器完成閉環交易。當下,世界巨無霸蘋果、三星、Google(谷歌)、Facebook、Aamzon(亞馬遜)等各類特大型企業,都在使用“掃一掃”的接入方式。因此,“掃一掃”專利技術已被公認為是全球移動互聯和物聯網的鏈接神器。
截止目前,該發明已先后獲得了美國、日本、新加坡、俄羅斯、中國臺灣、澳門等全球10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知識產權局的發明專利授權。該專利保護的“掃碼”技術,包括但不限于“一維碼、二維碼、多維碼”在內的所有碼制圖像。
因此,“掃一掃”的普及包括掃一掃手機,掃一掃云手機就是一種先進的生產力的具體體現。特別是在2020年中國抗疫中以“健康碼”(數字人在新冠健康這個主題的行為方式)中國原創技術掃一掃的形式,就是這種先進生產力的表現結果,為奠定全民戰勝疫情,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建立全球統一發碼/統一掃碼系統 促進國際互聯互通
過去的一年,新冠疫情與世界百年未遇之大變局疊加交織、相互影響,讓全人類期待和平相處、合作發展、共好共贏的期望更加強烈。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主張,已成為全人類的共識。
隨著二維碼技術的廣泛應用,各國二維碼標準間互通互聯的應用要求日益涌現,二維碼的全球化、標準化發展日益成為影響二維碼更好支撐全球貿易便利化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世界各國如何進行良好地溝通、協調、合作,共同推動包括健康碼在內的二維碼應用規范化、標準化發展,共享新科技革命成果,受到廣泛關注。
推動全球范圍內建立統一標識體系和標準互聯互通機制,讓更多國家和人民分享包括健康碼在內的二維碼技術和產業帶來的科技變革。,推動新應用新模式新業態賦能新時代。加強二維碼產業協作,推動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將對全球產業升級和經濟創新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讓“掃一掃”這一中國發明的原創專利技術形成標準,造福國內,輸出全球,造福全人類很有必要。
尤其是基于“統一發碼/統一掃碼”的理論基礎,是發明人徐蔚在基于“掃一掃”基礎專利上拓展延伸出來的“掃一掃/看一看”專利技術(一種采用條形碼圖像進行通信的方法和裝置和嵌入感芯引擎的可佩戴的部件ZL 201310284352.X)。該專利技術可以使得手機不使用特定APP掃碼而只要通過攝像頭統一掃碼,由統一發碼后臺進行統一管理。目前已經獲得中國專利授權以外,還獲得了美國、新加坡、俄羅斯、南非等授權。為健康碼的全球掃一掃專利授權奠定了基礎。
據悉,發碼行已向全球發出建立全球標準,形成全球聯盟,設立“全球發碼管理中心”的倡議。通過設立“發碼管理中心”,制定監督管理規則,使得所有掃碼行為從發碼源頭到使用過程,以及產生結果都可以處在事前控制、事中監督、事后監管的有序管理中。